汗渍|水洗|摩擦|日晒色牢度测试仪器—上海千实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国产科学仪器的三大囧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介绍,近年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别为170亿、166亿和177亿美元。
  《2015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额676亿美元,进出口总规模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其中,进口金额414亿美元,出口262亿美元,逆差153亿美元,创六年来新低。国内市场需求疲软,本国企业水平提升,导致进口大幅减少;国际市场的疲软,既影响了在华三资企业高端产品的出口,又对本国企业中低端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两个市场叠加的结果,为进出口逆差的下降创造了条件。
  长期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只是症状表现,根源还在于国产科学仪器的底气不足。
  囧,可谓是国产科学仪器的目前处境。
  第一囧是仪器企业小而散。
  “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我国科学仪器行业长期以来基础比较薄弱,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较大。”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顾问闫增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出口的大多是中低端的仪表或是零部件,很少有国内企业能做到检测仪器整机出口。”
  “行业规模小,专业分散,有95%的企业年营收在亿元以下,没有过10亿元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低端,还处于‘满足于自己过小日子’的阶段。”闫增序说。
  第二囧是科研单位只买进口仪器不买国产。
  2015年4月20日,农业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统一招标采购”公告。很快,这则公告让农业部成为舆论焦点。参与该项目论证、讨论工作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蒋士强在细读了招标仪器一览表之后发现,招标采购的506台仪器设备中,拟定进口的竟然占97.8%,而拟定采购国产仪器设备仅占2.2%。
  这其实只是我国科研机构购买仪器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国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大大增加。一些科研单位购买仪器时,只买进口的,即使价格比国内的贵上十多倍也无所谓。有人调侃,科研经费一拨,大部分钱都跑到国外仪器商手里了,拉动内需其实都拉动的是别国的经济。
  记者了解到,在检测仪器领域,岛津、安捷伦等外资企业长期占领我国市场。功能、参数几乎相同的实验室检测仪器,进口价格相较国产的高出近50%,但仍成为客户首选。
  第三囧是国产仪器的同质化和价格战。
  很多国产仪器看到什么仪器赚钱就去做什么,直接导致仪器行业同质化竞争相当激烈。同质化竞争的直接表现就是价格战。“两个检测器的气相色谱系统原来卖8万元,现在只卖两三万元。”闫增序举例说,“利润被压到很低,企业还要满足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导致没有研发投入,很多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极其有限,只能在原来水平上吃老本。”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自然会越来越退步,越来越不被市场所接受。
联系我们
  • 上海千实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电 话:021-64200566
  • 传 真:021-67801892-810
  • 邮 箱:info@qinsun-lab.com
  • 咨 询QQ:846490659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D幢1833号

返回顶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